首页 / 时髦办 / 穿搭GET
穿搭GET
杨超越再现神图,又有多少人看懂了“敦煌飞天”?
编辑:王奕文 2023/01/11

“敦煌形象大使”——飞天被女明星反复pick,背后的原因竟是?

超越妹妹再现神图!在手游代言拍摄中,超越妹妹cos敦煌飞天神女,灵眸皓齿,伶俐动人。

其实内娱早有不少女明星尝试过敦煌风的异域造型,每一位的演绎都各有韵味。

集中欣赏一番,你最喜欢谁的呈现呢?

近年来国风大热,敦煌文化也成为焦点之一,不少博主自发cos起敦煌飞天造型,不禁让人再次感叹:果然华流才是真正的文化顶流。

的菜菜

尖繁华

肥牛文Wen

coser小梦

敦煌天作为异域文化流行TOP级选手,为何如此轻巧地能将气势恢宏与婉转动人合二为一?一切要从敦煌壁画说起……

敦煌壁画的由来

南北朝时期,分裂的政局使得百姓生活动荡不安,佛教慈悲救世的理念为饱受苦难的人们提供了慰藉,得以迅速发展。

曾有僧人远道西游,途敦煌,路遇金光奇景,认定此地为圣地,便请工匠在此筑窟造像。久而久之,大到王公贵族小到平民百姓都来到敦煌开凿佛窟,人人效仿,大小石窟成群而现。

《敦煌》

渐渐,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也就货真价实地成为了佛教传播的沃土,人们开始在这里藏经刻像,雕梁画栋,千百年间,铸成了这样一座丰富的艺术文化宝库。

盛大、恢弘、瑰丽,积攒了数千年前的人间烟火,让敦煌拥有了无可比拟的美学底蕴,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

《敦煌莫高窟 美の全貌·下篇·千年祈祷的殿堂》 (2008)

这座“美术馆”中规模最为宏大的艺术表现形式当属壁画,复杂充实、画面饱满、物景繁多。既有光怪陆离的各路神佛,也不乏轶事传说的艺术化演绎。敦煌壁画艺术享有中国美术史上不朽丰碑的美誉,画中栩栩如生的故事和形象被反复深刻研读。

法天王(中唐 榆林窟第25窟)

修持罗汉(五代 西千佛洞第19窟)

长眉罗汉(元 莫高窟第95窟)

人们耳熟能详的飞天形象是敦煌壁画中众多形象之一,它遍布各大石窟,是壁画中最基础的装饰元素,多以群像出现,众位”飞天”身姿曼妙,盘旋飘舞,周身缠绕着轻盈的纱裙,手执乐器,动势十足。

《敦煌》

飞天的本土

飞天在最初的教义当中指的是古神话中婆罗门教两位善歌善舞的小神灵——乾达婆和紧那罗神的复合体。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夫妻,和谐美满,是征幸福与喜乐的善神。

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飞天一词,是东魏时期《洛阳伽蓝记》中所述“飞天伎乐,望之云表。”可以说,飞天与敦煌石窟同在。

相较于诸多各显神通的神佛,飞天的量级似乎不算瞩目那么飞天是如何成长为今日的敦煌“顶流”呢?

最早出现在北凉时期的飞天形象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西域风格,光头、浓颜、赤裸,幅度较大的身姿颇有粗犷朴拙的意味,唯有飞扬的长巾展现一丝柔软。

曲腿飞天(北凉 莫高窟272窟窟顶 南坡)

从北魏开始,飞天渐渐眉清目秀,五官匀称,身材比例也随之变得修长。虽然还是看不到明显的女性化色彩,但飞翔的姿态多样起来,初见宏大气势的雏形。

琵琶飞天(北魏 莫高窟257 中心柱东向龛)

虽然在历史朝代的更替中,北魏到西魏的时间十分短暂,但对飞天而言,在这短暂的时代转换中,变化是巨大的。飞天开始穿上宽袖长袍,梳起中原发髻,加之受到道教文化影响,飞天颇有几分羽化成仙的概念,由此飞天与飞仙相互接纳融合。

童子飞天(西魏 莫高窟285窟 南壁上层)

天(西魏-285窟西壁-龛楣下面)

到了北周时期,敦煌壁画里的飞天有了天上人间的味道。从飘逸的服饰到浪漫的乐器,都与同时期的墓葬陶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原人的形象逐渐成为飞天的现实参考。

少女飞天(北周 莫高窟 296窟 窟顶北坡)

隋唐开始,飞天形象达到美的巅峰,也从个体变为了群像。姿态的表现力更加柔美曼妙,衣冠服饰更加复杂多样,充分借鉴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穿着,极具人文表现力。

飞天群(隋 莫高窟305窟 窟顶东坡)

天宫伎乐飞天(隋 莫高窟390 南壁)

盛世大唐的飞天,已经完全实现“本土化”的形象变革: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充分展现盛唐繁荣的经济发展与丰富的文化交融。

散花飞天(盛唐 莫高窟320窟 南壁)

六臂飞天(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龛内)

散花飞天(中唐 榆林窟25窟 北壁)

宋代的壁画艺术创作虽然走向程式化的衰落期,但飞天造型依旧细密排列于壁画之上,延续着优雅的审美。而后的西夏、元朝,敦煌在走向衰弱的过程中,仍有一些融汇少数民族风格的飞天作品留存于世。

捧珠飞天(宋 莫高窟76窟 北壁)

捧珠双飞天(宋 莫高窟76窟 南壁)

伎乐飞天(西夏 榆林窟10窟 窟顶西坡)

簪花飞天(元 莫高窟3 南壁)

千余年的岁月,敦煌飞天在变化中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总归不变的是,飞天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本土文化融合,由原来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翩翩起舞的天外飞仙,成为侍奉供养佛的神灵,司音乐、散花和礼拜之职。

飞天的美学呈现

在敦煌艺术万千神佛中,飞天的神位虽然不高,却因为历史的塑造变得极具出色的艺术性。她们飞得自由,无拘无束,在壁画中的呈现也都氤氲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舞蹈艺术气息和审美效果,蕴含浓厚的哲学意味。

线条自然灵动

飞天造型之美的精髓在于线条的自然灵动。身上的披帛与飘带不受重力所限,飘逸自在。同时飞天着重刻画升腾、伸展、俯仰等动作,无限突出身体的曲线美感,用今天的话说,是“绝对”的S型身材。

伎乐飞天画稿(北魏 莫高窟西千佛洞第7窟)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属于人物工笔画的范畴,以线描,敷以重彩。流动的线条不光勾勒了人物飘逸轻盈的体态,还传神地表现了人物在飞动中的节奏与韵律,时而舒缓流畅,时而简短有力,犹如起伏的乐章。

色彩瑰丽繁多

见过敦煌壁画的人都会被绚丽多彩的着色倾倒,可以说,敦煌壁画的用色是敦煌美学的血肉,读懂敦煌色,才是真正的触摸敦煌文化的筋骨。

敦煌壁画以矿物颜料为主,可见于壁画中的颜色不限于青、赤、黄、白、黑传统五色,还有像蓝色、金色等亮丽的色彩。

龛顶飞天(隋 莫高窟第412窟

飞天的主色一般来说是明度不高的红绿搭配,他们可能来自赤铁矿的土红、氢铜矿的铜绿,一暖一冷虽色相对立,但趋同的明度却带来异常的和谐。

投身飞天(初唐 莫高窟第329窟)

佛背光飞天(北周 莫高窟428窟 西壁龛顶)

散花飞天(五代 莫高窟468窟 西壁)

让敦煌年轻活下去的现代时装

遗憾的是,百年之后敦煌终将会逝去,但它可以以更年轻的方式活下去。

敦煌文化常因浓郁的宗教色彩难以在当代时装中肆意绽放,但仍有不少设计师孜孜不倦地以敦煌壁画的美学元素进行现代化的创新设计。

2019年马克华菲曾与设计师品牌8ON8联合创作““飞天”敦煌”系列,将敦煌壁画中的色彩、线条与西方服饰相融合,将壁画中的图案满印于卫衣上,以复古未来主义的设计表现““飞天””所容纳的宇宙观与世界观。该系列参展了当年的意大利PITTI UOMO男装展,向世界展现“中国敦煌”的艺术力量。


设计师品牌TUYUE 2022SS春夏系列的设计中将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的元素提炼融入到服装中,选用传统矿植物颜料印染,并将面料做旧处理,模仿因香火薰烧和风化千年后沉稳浓丽的古壁画颜色,用诗意延续敦煌之美。


楚和听香则交出了进阶的设计答卷,将““飞天””形象中最为经典的飘带作为设计核心,让动人的曲线或环绕于衣身,或点缀于腰间,或贴附在肩颈, 成功让飞天的灵动与美感再现于日常服装之中。


在对美的追求上,我们和古人从未有过懈怠。我们骄傲于此,也正为此努力着。








文章推荐
分享到
回到顶部